传承乡音 留住乡愁

“将军啊,你从严治军,让我们敬佩不已……”近日,从浙江省三门县亭旁镇一家卷烟零售店里传出来优美的戏曲唱腔,零售客户王彩萍正对着三门平调经典剧目《戚家军传说》的剧本投入地哼唱着。

三门县历史悠久,人文底蕴深厚。受传统文化影响,当地百姓崇尚“耕读传家”,在生产生活中,产生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仅民间表演艺术就有传统戏曲平调、大石车灯戏、采茶舞、三门道情等。

王彩萍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“平调”代表性传承人,从14岁开始接触戏曲,最初唱的是越剧。“我从小就跟着越剧团进村演出,这段经历让我接触到了很多平调民间老艺人,也了解到三门平调濒临失传,逐渐有了传承之心。”王彩萍感慨道。

剧团演出期间,王彩萍与同样热爱平调的杨成将相识相恋。结婚后,他们一同创建了越剧团,并开始在剧团演出中加入平调节目,观众反响十分热烈。

三门平调是流传于三门湾一带的传统戏剧。历史上,三门民间艺人在不断吸收新昌高腔的基础上,融合乱弹和三门民间小调,形成了地域特色较强的三门平调。它的唱腔结构是曲牌体,种类丰富,旋律优美,原有各类曲牌300余个。

杨成将出身于梨园世家,其父亲和祖父都是远近闻名的平调名角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,三门海游平调演出团解散后,三门平调散落民间,此后60多年再也没有正式演出。

“散落的曲牌靠民间艺人口口相传,这些老艺人年事已高,记忆力下降,如果再不去搜集曲牌,三门平调真的要失传了。”王彩萍说。

2007年,浙江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,王彩萍夫妇与三门县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同下乡寻访,通过录音、记谱等方式,整理了在三门湾一带民间流传的平调曲目。“我们花了2年时间,骑着摩托车在亭旁镇、海游街道办事处和沙柳街道办事处一带寻找老艺人,通过记谱、录音等方式,重新挖掘了60多个曲牌。”王彩萍说。

“我们做文化传承,不能只把传统的东西简单地继承下来,还应加入新的东西。”王彩萍说。发展之初,三门平调大都是折子戏,《断桥》《姜太公钓鱼》《金莲斩蛟》等传统平调剧目都比较短小。于是,王彩萍等人想要创作出一部具有当地历史特色的大戏,把三门平调的名声打出去。

“《戚家军传说》是我们创编的第一个完整的平调剧目。”王彩萍回忆道。2014年,王彩萍等人深入走访了三门湾各地,了解当地的地域特色、历史故事、传统文化,并邀请了专业的导演指导排戏,历时一个多月,创编出精品历史剧《戚家军传说》。该剧上演后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,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剧目。

“每一段戏我们都要排练几十遍甚至上百遍。”对于戏里的每个动作、每句唱腔,王彩萍都精益求精。作为一名戏剧传承人,王彩萍对自己的要求更是苛刻,在表演上文戏武戏都很擅长。

在剧团建立之初,王彩萍夫妇承担了剧团里的多项工作,管理、排练、演出都事必躬亲。虽然十分忙碌,王彩萍仍然坚持严要求、高标准。比如,操练兵马的场景,她要求必须做到动作整齐、节奏统一,为此每次排练都花费很多时间。“我们的演员,唱、念、做、打都精通,一样都不能落下。”王彩萍认真地说。

为了使三门平调得以传承,王彩萍夫妇开办了平调戏曲培训班,逐渐培养了一批平调骨干。坚持教学20余年,如今,王彩萍的多名学生已成为国家级演员,在不同的剧团担任台柱子,被邀请到各地进行演出。

“我的儿媳妇就是我教出来的,她现在常年受邀在外演出。”王彩萍骄傲地说。

王彩萍和杨成将等人在传承的基础上,对三门平调进行创新,他们重新编排了《大醉桃》《小金钱》和《断桥》等传统剧目,在保持原本唱腔和曲牌的前提下,以高腔为基础,融入现代音乐、舞美等元素,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,让传统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。

如今,王彩萍除了演出,还在店里开设非遗文化讲堂,让更多人认识、了解三门平调这一传统戏曲。同时,她邀请剧团的老演员到店里开展平调教学,为戏曲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,挖掘更多戏曲“好苗子”,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。

传承乡音 留住乡愁

王彩萍在展示平调表演动作。

传承乡音 留住乡愁

王彩萍参与创编的平调经典剧目《戚家军传说》演出场景。

传承乡音 留住乡愁

王彩萍(右)在用心指导徒弟。

作者单位:浙江三门县局(分公司)

原创文章,作者:阿烟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kshtfc.com/2597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